【bbin宝盈基因检测】眼部疾病经基因检测改诊为鱼鳞病的病例报告
基因检测导读
鱼鳞病是一组角化遗传性疾病,其影响通常超出皮肤,累及包括眼表在内的黏膜表面。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15岁男性患者,揭示了皮肤病与眼部健康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该患者最初被诊断为慢性湿疹并接受治疗,后因反复性眼痛、畏光以及角膜异常(包括点状上皮糜烂、点状深层基质混浊和明显的角膜神经)就诊。皮肤活检显示正角化和正常的颗粒层,这一关键发现支持了鱼鳞病变异型(可能是X连锁鱼鳞病,XLI)的诊断,而非寻常型鱼鳞病。源于角膜基底膜结构异常的眼部表现是揭示潜在全身性疾病的关键。本病例强调了皮肤病如何影响眼表完整性,并强调了多学科护理和早期识别眼部体征的重要性,以预防角膜瘢痕和视力障碍等长期并发症。
眼部疾病经基因检测改诊为鱼鳞病的病例报告关键词:
角膜糜烂、角膜神经、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眼部表现、眼表疾病、复发性角膜糜烂、类固醇硫酸酯酶缺乏症、基质混浊、X连锁鱼鳞病
《人体基因序列变化与疾病表征》导读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表皮分化和角化缺陷,导致弥漫性皮肤脱屑,形似鱼鳞——这在其希腊语词根“ichthys”(意为“鱼”)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常见的鱼鳞病变异型(如寻常型鱼鳞病)患病率为250分之一,而罕见的X连锁鱼鳞病(XLI)约影响2,000至6,000名男性中的一名,这些疾病表现出显著的人口学特征,特别是XLI由于其X连锁隐性遗传而呈现男性优势。除了其皮肤标志外,严重形式的鱼鳞病还会损害黏膜表面,包括眼表,导致角膜病变、干眼综合征和复发性角膜糜烂等并发症。这些眼部表现常常影响生活质量,并带来重大的诊断和治疗挑战。尽管深层基质混浊是XLI的一个标志,但它们在视觉记录中很少被捕捉到,这凸显了详细病例报告在丰富该疾病临床理解方面的价值。在此,bbin宝盈基因检测介绍了一名青少年男性患者的病例,其复发性点状上皮角膜病变揭示了潜在的鱼鳞病,阐明了全身性皮肤病与眼部健康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
病例介绍
一名15岁男性患者由其初级保健医生转诊至眼科诊所,以评估反复发作的双眼不适和疼痛,尤其是在夜间。这些发作伴有畏光和醒来时难以睁开眼睛。症状通常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在初级眼科诊所的随访中,症状的复发和点状隆起的角膜糜烂导致患者被转诊至一所三级大学眼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患者监护人已同意发表本报告。
在大学眼科医院进行深入检查后,患者的病史显示自幼患有慢性湿疹。没有报告家族史中有类似皮肤或眼部疾病。尽管经过多次治疗,他的皮肤干燥、脱屑症状持续存在,主要影响下肢和躯干,屈曲部位受累较轻(图1)。
图1. 下肢出现多边形、暗色、鳞状斑块伴增厚斑块。
该鳞屑是鱼鳞病的特征,尽管经过治疗,皮肤受累仍然持续。这些发现之前被误诊为慢性湿疹。
眼科检查显示双眼视力和眼压正常。然而,角膜检查显示明显的角膜神经(图2A)和深层基质点状改变(图2B),没有活动性上皮糜烂,提示疾病处于静止期。此外,双眼均发现色素性内皮沉积物。眼睑检查显示位置正常,无睑外翻或兔眼,但眼周皮肤干燥。泪膜评估显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表明眼表干燥。
图2. 明显的角膜神经和点状深层基质混浊。
A:明显的角膜神经(黄色箭头)。B:点状深层基质混浊(红色箭头)。
鉴于眼科检查结果和患者类似于鱼鳞病的皮肤表现,他被转诊至皮肤科进行进一步评估。从下肢取出的皮肤活检证实为角化过度(正角化),无角化不全(图3)。颗粒细胞层正常,并且没有海绵状水肿或炎症,这支持了XLI的诊断,而非寻常型鱼鳞病或湿疹。
图3. 鱼鳞病皮肤活检的组织病理学。
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的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正角化(角质层增厚,无细胞核残留)和正常的颗粒层,这与X连锁鱼鳞病(XLI)一致。没有海绵状水肿或显著炎症浸润的证据,排除了并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深层基质角膜混浊是XLI的特征性发现,结合皮肤活检结果支持了该诊断。
为了管理眼表干燥,患者在白天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夜间使用润滑软膏。尽管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确认XLI,但患者不幸在完成进一步检查前失访。已将患者转诊至皮肤科进行鱼鳞病的全身管理,并建议定期涂抹润肤剂以防止皮肤紧绷加重并促进眼睑活动。
疾病基因解码分析
本病例说明了XLI等全身性皮肤病对眼表健康的重大影响。鱼鳞病患者经常出现干燥和兔眼,使其更容易出现慢性上皮应激、反复性糜烂和继发感染。XLI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由类固醇硫酸酯酶(STS)缺乏引起,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和眼部表现,包括角膜糜烂、深层基质混浊和明显的角膜神经。尽管明显的角膜神经可能发生在与寻常型鱼鳞病相关的特应性疾病中,但在此观察到的深层基质混浊是XLI的特征,发生于10-50%的受累个体,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出现。
在该患者中,反复发作的急性眼痛可能与累及上皮下和前基质层的角膜改变有关,导致上方角膜上皮不规则。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混浊源于STS缺乏导致的胆固醇硫酸酯积累,使角膜上皮基底膜增厚并伴有不规则延伸进入Bowman层。这种积累扰乱了角膜中的脂质成分,导致基质混浊并使表面易于糜烂,如这位15岁患者所见。这些改变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眼部不适和畏光发作。
最初的湿疹误诊强调了区分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和鱼鳞病等遗传性角化病的重要性。XLI的皮肤表现——伸侧表面多边形、暗色鳞屑,手掌和足底不受累——与寻常型鱼鳞病的细小、白色鳞屑不同,但重叠情况可能使诊断复杂化[2,3]。鱼鳞病及其眼部表现的鉴别诊断对于准确管理至关重要。表1概述了鱼鳞病亚型及其各自眼部发现之间的主要区别[2,3]。尽管最初考虑了寻常型鱼鳞病,但眼部发现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强烈支持XLI的诊断。颗粒层正常的组织病理学证据是XLI的标志,将其与通常缺乏该层的寻常型鱼鳞病区分开来。不幸的是,患者在进行基因检测前失访,而基因检测本可以给予明确诊断。
表1. 鱼鳞病及其相关眼部发现的鉴别诊断。
病症 | 皮肤表现 | 眼部表现 | 组织病理学 | 遗传基础 | 遗传模式 |
---|---|---|---|---|---|
X连锁鱼鳞病 (XLI) | 伸侧表面多边形、暗色鳞屑;手掌/足底不受累 | 后基质混浊、明显的角膜神经、干眼症、罕见糜烂 | 正角化;颗粒层保留 | 类固醇硫酸酯酶缺乏症 (STS基因,X染色体) | X连锁隐性 |
寻常型鱼鳞病 | 伸侧表面细小、白色鳞屑 | 轻度干眼症、罕见角膜受累 | 正角化、颗粒层缺失 | 聚丝蛋白基因突变 (FLG) | 常染色体半显性 |
表皮松解性鱼鳞病 | 出生时出现水疱、糜烂、角化过度斑块 | 复发性疼痛性角膜糜烂 |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棘层松解 | KRT1 或 KRT10 突变 | 常染色体显性 |
板层状鱼鳞病 | 厚板状鳞屑、广泛性红斑 | 可能出现角膜炎、角膜糜烂 | 正角化、正常或增宽的颗粒层、棘皮症、乳头状瘤 | TGM1 或脂质代谢突变 | 常染色体隐性 |
XLI通常在婴儿早期表现为干燥、脱屑的皮肤,并持续终生,通常在最初几周内出现多边形、半透明鳞屑,到儿童期演变为紧密附着的深棕色鳞屑。严重程度各异,一些患者表现为轻度脱屑,另一些则广泛受累。眼部受累,如基质混浊,可能在儿童期出现,但通常在青少年期出现症状,如本例,如果不治疗,有慢性眼表疾病和瘢痕形成的风险[2]。全身性特征,如隐睾症(20%的患病率)和睾丸癌风险增加也可能开展,需要更广泛的监测。
多学科方法,包括皮肤科医生和眼科医生,对于诊断和管理该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鱼鳞病中眼睑的受累可能导致皮肤紧绷和兔眼,从而加剧眼表压力。频繁润滑和治疗兔眼是管理这些并发症的必要措施。在鱼鳞病中,眼表疾病的管理通常涉及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和软膏进行持续润滑。对于炎症严重的病例,可以考虑使用抗炎剂,如局部环孢素或利特司特。关于鱼鳞病中使用类视黄醇的共识建议支持使用阿维A等全身性类视黄醇治疗严重脱屑,以及使用他扎罗汀等局部类视黄醇治疗眼睑并发症等局部问题,并根据儿科和青少年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局部角质溶解剂(如尿素、水杨酸)的副作用[13]。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纠正眼睑紧绷或闭合不全。鱼鳞病中兔眼的手术选择可能包括植皮或皮瓣以松解紧绷的皮肤,或改善眼睑闭合的手术,如外侧睑缘缝合术。
虽然鱼鳞病可表现出各种眼表症状,但早期识别和治疗是预防角膜瘢痕和视力丧失等长期并发症的关键。解决鱼鳞病的皮肤和眼部表现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鉴于该病的遗传性质,遗传咨询是多学科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告知家庭复发风险和生育选择至关重要。
鱼鳞病基因检测共识
本病例强调了XLI等全身性皮肤病与眼表健康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多学科护理方法的重要性。该患者的鱼鳞病最初被误诊为湿疹,其眼部表现包括复发性角膜糜烂(可能由角膜基底膜异常引起)和深层基质混浊。这些发现突出了皮肤和眼部症状重叠带来的诊断挑战,以及延迟或不准确诊断的潜在后果。
顺利获得将皮肤科和眼科整合到诊断和管理中,临床医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XLI等疾病的全身性问题,预防视力障碍和角膜瘢痕等长期并发症。本病例表明,协作方法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而且顺利获得减轻与这些未被充分认识的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bbin宝盈基因)